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 通讯:绽放在“一带一路”上的“青春之花”——记奋斗在“一带一路”海外项目上的青年女建设者
新华社记者冯国栋
虽身处海外不同国家,从事不同工作,但她们的青春都因“一带一路”变得精彩。她们把对祖国的热爱化成只争朝夕的汗水,帮助当地人民建设家园的同时与他们共筑友谊。
“筑梦”迪拜的“热心姐”
在由中国参与投资、建设和运营的迪拜哈斯彦清洁燃煤电站项目上,当地小伙本·阿明是一名资料员。由于吃不惯中国菜,而且患有慢性肠炎,他一连几天都没吃午饭。
负责项目后勤的中国员工孙梦发现后,专门给阿明开了“小灶”。从此,阿明吃上了地道的当地菜,他对孙梦充满了感激。
“在这个岗位上,我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同胞。虽然中国员工占了绝大多数,但我也要照顾好外国员工的生活。只有后勤到位,大家的工作效率才能有保障?!崩醋晕浜旱乃锩嗡?。
现年30岁的孙梦是中建三局二公司员工,2016年她被派驻到哈斯彦项目,负责来自不同国家的1600多名员工的饮食和生活。
哈斯彦清洁燃煤电站项目是阿联酋最大环保电力工程之一,建成后将为迪拜提供20%的电力能源,降低当地用电成本。
建设当中的电站项目工作环境相对简陋,而且迪拜气候炎热,夏季气温有时高达45摄氏度以上。孙梦克服了工作生活上的种种困难与不适应,把心思完全放在改善员工伙食上。
她认真学习了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背景,还走到餐桌旁征求每位员工对饮食的意见和建议,同时安排后勤厨房专门派人学习制作多国菜肴。在她的积极推动下,项目给所有外籍员工都量身定制了“小灶”。
此外,孙梦还利用开斋节、宰牲节等节日,为外籍员工举办小型庆典活动,并在项目上为他们设置祷告室和医务室。
“我想让这里的每一位外国员工都得到尊重,都记住中国人的热情?!彼锩嗡?。
“问道”越南的“活雷锋”
越南姑娘阮氏珍珠对中文很感兴趣,梦想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。在越南永新火电站项目上工作一段时间后,她能用汉语进行一些简单对话了。
帮她“圆梦”的,是她的同事和好朋友、火电站项目办事处物资部经理潘虹岚。
2012年来到项目上时,潘虹岚得知阮氏珍珠等很多越南同事想学汉语,于是就在项目上成立“雷锋书屋”,主动做他们的中文老师。但潘虹岚发现,不会越南语成为她教中文的短板,为此她拼命恶补。
“当时条件非常艰苦。我和同事租住在一个小旅馆里,和工地有一定距离。我每天步行上班,就是为了边走路边学越南语?!迸撕玑八?。
白天跑现场,她随身带着一个小笔记本,记录一些实际运用过程中拿不准的词;晚上在宿舍,她主攻施工流程、物资管理等专业书籍的翻译,不确定的就向越南同事请教。
在项目上摸爬滚打了7个年头,潘虹岚可以熟练地用越南语表达工程建设、物资专业相关词汇和术语,成为一名精干的建筑行业翻译高手。
潘虹岚说:“一次讲到汉语名词活用,我就用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的‘独乐乐,与人乐乐,孰乐?’做例子。越南同事非常赞同,认为中国古人说的有道理?!?/p>
“在越南搞建设,我体会到了‘与人乐乐’的快乐。”潘虹岚说。
“授业”巴基斯坦的“好老师”
巴基斯坦人阿米尔·顾塞兰是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项目商务部的一名资料员。她只能说当地的乌尔都语和一些简单英语。语言交流成为她工作初期的最大障碍。
为了帮她克服困难,中国同事曾珍珍每天工作再忙,也要抽出一个小时来教她中文和一些商务知识,两人很快就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。
曾珍珍了解到,顾塞兰家庭经济困难,便经常关心她,还每月资助她1000元人民币。
两年过去了,顾塞兰已经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,而且对项目商务管理的知识也逐渐融会贯通,成为一名商务管理的“外籍”专家。
在PKM项目上,曾珍珍共收了28名巴基斯坦“学生”。
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我愿与这里的人们分享我的所学,和他们一同进步。”曾珍珍说。
孙梦、潘虹岚、曾珍珍……她们是数以万计扎根海外项目的中国青年女建设者的缩影。她们活跃在远离祖国的戈壁、荒地、山间、高原、海港,她们的青春正因“一带一路”而变得精彩。
-
大数据"坑熟客",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
2018-03-02 08:58:39
-
高质量发展,怎么消除“游离感”?
2018-03-02 08:58:39
-
学校只剩一名学生,她却坚守了18年
2018-03-01 14:40:53
-
有重大变动!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
2018-03-01 14:40:53
-
2018年,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?
2018-03-01 09:01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