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巴黎3月25日电 通讯:法国小城蒙塔日的百年回望
新华社记者杨一苗
枝头新绿,花朵初开,水禽嬉戏于蜿蜒曲折的小河之上……法国小城蒙塔日迎来生机盎然的春天。
这个小城与中国有不解之缘。
从1919年开始,大批中国青年赴法勤工俭学。包括邓小平、蔡和森、陈毅、李富春、蔡畅在内的300余人先后来到这座风景秀美的城市工作和学习。
百年时光并没有湮没昔日负笈求学的中国青年的身影,今日的蒙塔日依然留着许多红色印记。在这里,以指示牌标出的当年中国青年生活、学习和工作的旧址旧居有十余处。
在蒙塔日火车站前,图文并茂的“邓小平广场”中法双语指示牌格外醒目。2014年,为纪念在蒙塔日勤工俭学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,该市将火车站前的广场命名为“邓小平广场”。
雷蒙特列街15号,一栋有300多年历史的老宅,曾是昔日中国勤工俭学青年的寓所。如今,这里已成为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塔日纪念馆。
在二楼展厅里,一套斑驳的旧桌椅复原了蔡和森如饥似渴学习的场景。那时,他每天对照字典翻译各种法语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小册子,译出了《共产党宣言》等著作的重要章节,并将译文张贴于墙上,供中国青年学习讨论。
从学习先进技术和理念,到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,再到形成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,蒙塔日见证了共产主义思想与中国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最初“接触”。
纪念馆里展出了两份已经泛黄的文件,是邓小平当年在法国的居留登记卡和工作档案卡。1920年,年仅16岁的邓小平来到法国勤工俭学。在蒙塔日,他经常与其他中国青年交流,对世界和中国的形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,促使他进一步探索国家前途和个人出路,一步步走向马克思主义,并最终实现了由一个爱国青年向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转变。
蒙塔日法中友好协会会长、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塔日纪念馆馆长王培文说,中国青年旅法勤工俭学的历史对蒙塔日影响深远。20多年前还有法国老人向她口述中国青年工作和求学的故事,这些故事也在这座城市的普通民众心中播下了两国友好的种子。现在,在这座只有5万多人的小城中,已有3所初中和2所高中开设了中文课,200多名法国青少年在学习中文。
今天的蒙塔日独吉公园里,孩子们在阳光下尽情欢笑,老人们坐在长椅上低声交谈。在公园一角的嶙峋山石前,1920年曾召开留法学生会议,与会中国青年提出了“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政党”等主张。会后,他们在山石前留下了一张珍贵合影,照片中的年轻人目光澄澈而坚定。
“这是年轻人最好的样子。为了改变国家的命运,他们刻苦学习、努力工作,有些人甚至付出了生命。今年正值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,回望当年,这段历史不会被遗忘?!蓖跖辔乃怠?/p>
?